拔茅山張氏宗祠11
拔茅山是人傑地靈的寶地,白蕩湖是哺育仁慈的搖籃。仁者愛山,智者樂水。仁愛睿智的拔茅山張氏祖先相中這片沃土,在拔茅山之麓,白蕩湖之瀕興建了張氏宗祠——公茂堂。
拔茅山張氏宗祠——公茂堂,是由第八世祖于明孝宗年間建成,距今有五百餘年的歷史。篳路藍縷,以啟山林。自一世祖興三公明洪武初年由皖南貴池象山徙居拔茅山山塆里始,經過幾代人的不懈努力和艱苦奮鬥,終於至第八世時成為當地一支人丁興旺的名門望族。興盛之年有壯舉,張氏先人歷經重重困難,在山湖間選擇了這塊風水寶地,興建了拔茅山張氏宗祠。此後幾百年的時間裡,人丁迅速繁衍,遍佈拔茅山四周。如今又擴散至全國各地。人丁之眾,實屬本家族之幸。
當時,“公茂堂”建築規模較大,規格很高,是當地各家族中有名的宗族祠堂。地址在拔茅山西麓,早在明正統年間即定居於此,坐北朝南,門前平坦開闊,大門正對面兩邊設定兩塊石墩,分別是左右上下馬石,前面有一汪清波的池塘,右邊有五棵樹齡達幾百年的古柏參天聳立。祠堂南望長江,幾十里之外沸騰的群山盡收眼底。宗祠共有前、中、后三進,東西兩側有廂房,中間有兩塊天井。前進為兩層木穿枋樓,二樓正中設定戲臺。二進是享堂,為一層木穿枋大廳。後進是寢殿,亦為一層木穿枋大廳。東西廂房為磚瓦結構,為生活區。三進大殿兩邊山墻均連成一體,左右山墻呈兩條滾龍狀。前進山墻上左、右兩端有龍頭,龍尾設定在寢殿左、右山墻兩邊。兩條巨龍翹首眺望長江,蔚為壯觀。大門兩邊前進內的天井兩邊分別載有兩顆樹齡有數百年以上的桂花樹,雖歷經滄桑,但枝葉繁茂,生機勃勃。
拔茅山張氏宗祠從外面看,整個祠堂整齊劃一,結構緊湊,建築高大壯麗。整座宗祠為全封閉抬梁式結構,封火墻到頂,兩面坡屋面,拱棚捲起。 殿堂裡面寬敞明亮,雕樑畫棟,古樸典雅,天井內有完善的排水系統。整幢建築之雕樑畫棟顯示著雕刻技藝的精湛純熟,所刻畫之物,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其廳堂內井檐之花板、拱棚上之月梁、檐下之斜撐、以及樑架、檐枋、額枋上之木雕,還有戲臺天花上的彩繪和門樓、石礎上的石刻,實為罕見,高雅、秀美、莊重,富有感染力,顯示了很高的文化和藝術內涵。 尤其是大門左右兩邊的門墩以及祠內形狀各異的柱礎上的雕刻花紋,雖然經歷數百年的滄桑變遷,其紋理仍然清晰可見。祠堂的建築,顯示著祖國傳統建築文化的魅力,有著較高的研究價值。
拔茅山張氏宗祠是樅陽縣內唯一設有戲樓的祠堂,在安慶市乃至安徽省都實屬罕見。也是長江中下游地區宗祠中儲存完好的戲樓之一。宗祠的建築造型,裝飾構件,有獨特的創意構思和完美的表現手法,極具審美價值。宗祠的整幢佈局與單體建築設計,對研究古代建築史、中國戲臺藝術史、民俗史以及古代工藝等方面提供了詳實的資料,具有強烈的直觀性和真實性,文化內涵豐富。
“公茂堂”不僅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和研究價值,還為中國革命和祖國建設作出了貢獻。在革命戰爭年代,中共黨組織以此為陣地開展革命活動,為新中國的誕生作出了一定的貢獻。在國內革命戰爭時期,中共安慶中心縣委在張氏宗祠召開八縣聯席會議;抗日戰爭時期,會宮鄉抗日民眾動員會設在宗祠內;解放戰爭時期,渡江部隊在此集結,多次召開支援大軍渡江工作會議。早在一九二八年,張氏宗族在宗祠內創辦學堂,從硝煙中走出的共和國將軍張斌曾在此讀書,后投筆從戎,參加了新四軍。1939年春,國破家亡之際,張雨青先生毅然決定,在張氏宗祠旁邊的腳屋,創辦一所小學,取名“敦化”(當時校名為“桐城縣私立敦化小學”。)“敦化”二字源自《中庸》“小德川流,大德敦化”句,意即“仁愛敦厚,化生萬物”。張先生的原意可能是要用文化和言行來感化學生,讓他們做誠實厚道、利國利民的人。張雨青先產生了敦化小學創始人。 當時敦化小學的教育方針是“文武合一,術德兼修”。學校除文化、體育有正常課程外,還重視勞動教育,師生們在附近山腳下開墾了好幾塊荒地。下午課外活動時間,老師帶領中,高年級學生種菜、種豆、插山芋,進行鋤草、施肥和收穫,勞動果實補貼師生伙食團。對於學生的思想教育。敦化小學除上公課以外,校長還常開會,向學生講述抗日情況,組織還我河山遊行。老師教學生唱《鐵血歌》、《大路歌》,演《塞上風雲》等話劇。定期在每週六下午以岳飛、文天祥、史可法等民族英雄事蹟為主題開展演說競賽。從而激發學生的愛國思想。後來本省許多名流學者,革命志士,如張海鵬、朱八佐、余宗禹、張甫端、張傳來、程錫超、史正中等都是敦化校友。在抗美援朝戰爭中英勇犧牲的錢立顯師長也是敦化小學的畢業生。在硝煙中成長的新中國將軍張斌也就讀於敦化小學。新中國成立后,敦化小學用名“桐廬縣私立敦化小學”。村、鄉農會組織仍選張雨青先生擔任校長。全校分六個年級六個班,課程有政治常識、語文、算術、歷史、地理、體育、圖畫、音樂等。1952年,學校改為公辦,敦化小學更名為“湖東縣敦化小學”。張雨青先生乃重營舊業,改行從醫。1954年隨縣名改換,遂有“樅陽縣敦化小學”“樅陽縣敦化輔導小學”之稱。 有了敦化小學,張氏宗祠的命運便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在其他家族的宗祠遭到破壞時,張氏宗祠——公茂堂卻悄悄融入敦化小學,最終得以倖存。然而,敦化小學的創辦,得益於張氏“公茂堂”,得益於張雨清先生的“為國為民”的辦學情懷。 因此,“公茂堂”與敦化小學唇齒相依。
總之,張氏宗祠,曾經是中共地下組織活動場所,是全民抗日打擊日寇的戰場,是支援大軍渡江的堅強後盾,是將軍的母校,是為國輸送人才的基地。
拔茅山張氏宗祠——公茂堂,已於2012年6月被省政府批準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並命名立碑,劃定保護範圍。遺憾的是,宗祠的寢殿和西廂房被拆除,戲樓和享堂由於年久失修,再加上白蟻的侵害,損壞嚴重,隨時都有坍塌的危險。爲了搶救並保護文物,拔茅山張氏族人大會合議併成立了祠堂修繕理事會,決定籌措資金對戲樓、享堂進行修復,對寢殿和廂房進行復原。由縣文物管理所牽頭,于2012年11月請安徽徽博文物修復研究所來對祠堂了實地勘察,本著“修舊如舊,恢復原貌”的原則,編製了詳細的修復方案。該方案已於2013年6月經省文物局批準同意實施,預算修復資金為330萬元,宗祠修復理事會按照修復方案的要求通過公開招標后,于2014年7月31日舉行了宗祠開工典禮。目前宗祠修復正在進行中……
©拔茅山張氏宗祠11
地址:安徽省樅陽會宮鎮